导语:2017年5月26日,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2017有机食品市场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召开,娄向鹏老师应邀出席,发表题为《用户的名义:有机农业的价值回归与营销创新》的主旨演讲。
2017年5月26日,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2017有机食品市场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召开,本次大会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、德国纽伦堡国际博览集团共同主办,作为亚洲颇具影响力的有机产品贸易盛会,以专业、环保、时尚、可持续的理念,成为了亚洲地区和全球有机食品展示、交易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风向标。
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金发忠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王运浩、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管理部主任顾绍平、德国纽伦堡国际博览集团董事Petra Wolf、国际有机运动联盟主席Andre Leu、上海市农委副主任殷欧、中国农科院专家粱鸣早、中国人民大学生吉萍教授、圣牧高科牧业副总裁高凌凤等嘉宾,以及来自美国、丹麦、智利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主管、专家,与来自全国多个省区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、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企业代表、学研机构代表参加本次活动。
娄向鹏老师应邀发表题为《用户的名义:有机农业的价值回归与营销创新》的主旨演讲。
娄老师指出,中国已经进入“从吃饱到吃好”的消费升级阶段,与此对应的是万亿级的超级大市场。而作为消费升级“主力军”的有机农业,在历经混沌、质疑两个阶段后,也将迎来市场信心的回归。围绕有机农业的价值回归和营销创新,娄老师提出三大黄金法则:
有机是标准认证,不是消费价值。认证只是身份证,但不是结婚证。这是有机的本质问题。
伊利金典有机奶能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,成为高端牛奶领导品牌,并不单纯靠有机食品这一认证,而是真正为消费者创造了零污染、零添加的安全价值,以及伊利大品牌、有保障的信任背书。
北京小汤山有机蔬菜,之所以能抢占京城高端蔬菜市场,并非依重于其有机身份,而更多是以北京政府创办企业,北京亚运会和北京奥运会供应商等多重信任背书。
佳沛奇异果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,就把有机认证做为底线而非“脸面”,而更多提供给消费者高品质、标准化的产品和品牌信任,成为融入消费者心中牢不可破的价值基因。
以上案例充分证明,消费者需要的不是有机,而是高品质和信任度。有机是重要支撑和实现路径,但不是消费本质。拥抱用户,把有机做成高品质高价值和高信任,高价格只是自然结果。我们需要做的是,精准洞察并大声唤醒有机背后的消费价值!
互联网思维强调“专注、极致、口碑、快”,而农业也本该如此,稍有差别就是要“慢”。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,当前中国农业企业普遍存在“企业越小,想法越多;销售越少,产品越多;多而不精,大而不强”的乱象。
圣牧乳业是中国有机牛奶的忠实践行者,其有机理念不仅源于其严谨的有机牧场培育和奶牛养殖,更融入沙漠生态建设、有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,开创全球领先的沙漠有机农业模式,用专注和极致打造“不只是一杯好牛奶”,成为受人尊敬的有机农业品牌。
银香伟业出品的有机小麦虽非大众熟知,却受到茅台、伊利等名企追捧,靠的不仅是对有机理念的专注和极致追求,更贵在其10余年坚持“有机共生经济模式”高效研发投入和慢节奏种养,为的就是创造最纯粹的“有机”价值。
模式不对,一切白费。通过模式可以从产业链到价值链,创造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。事实上,相较于中国的食品、家电,甚至共享经济等品类的模式创建,有机农业的模式创建相对缓慢和初级,因此必须跳出有机看有机,创新借鉴或再融合杂交更多先进行业经验。
台湾梅子梦工厂创立之初就把观光旅游引入梅园,以梅子为主题打造好吃好玩好看的旅游综合小镇”,更把有机农业与观光地产相结合,以求高投入高产出。
大三湘茶油依靠互联网建立社群,不仅让消费者零距离体验其有机茶油,建立良好口碑,更以此规避茶油认知低,缺乏营销渠道等市场硬伤,让心与心的沟通成为该品牌突破传统市场环境,引领行业发展的典范,更成为有机农业发展的绝佳商业参考。
北京正谷,在有机技术创新与普及、全球有机农业信息研究与传播方面,做了大量的公共事务,品牌也受到更多关注。
上海多利农庄,不仅在有机农业体验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坚守,更与平安集团、绿城集团、法国知名酒店管理机构联合在成都建设田园有机农业小镇项目,探索有机农业与田园综合体、特色小镇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复合有机农业,这些都是很好的突破,成为破解有机农业发展难题的新理念新模式。